恒汇证券-十大杠杆炒股平台_正规杠杆炒股平台-广安配资炒股 1个月,双相男孩服药从5种减到1种!为何减药速度快得像奇迹?_伟涛_孩子_心理
你的位置:恒汇证券-十大杠杆炒股平台_正规杠杆炒股平台 > 恒汇证券 > 广安配资炒股 1个月,双相男孩服药从5种减到1种!为何减药速度快得像奇迹?_伟涛_孩子_心理
广安配资炒股 1个月,双相男孩服药从5种减到1种!为何减药速度快得像奇迹?_伟涛_孩子_心理
发布日期:2025-05-03 15:26    点击次数:173

广安配资炒股 1个月,双相男孩服药从5种减到1种!为何减药速度快得像奇迹?_伟涛_孩子_心理

本文字数约:6618 字广安配资炒股

阅读时间约:8 分钟

本文章节:

01、他人高马大,可为啥遇到人际冲突只会隐忍?

02、他对宠物感情太深,背后竟然是多个心理创伤!

最近,我们持续分享患者伟涛的康复过程。

伟涛被北大六院的权威精神科大夫诊断为双相障碍,是真正典型的双相障碍Ⅰ型。

他躁狂发作时,逮到认识的人就吹牛皮、说大话,疯狂地给别人发红包,对老师、师兄的态度很嚣张。

可他重度抑郁发作时又情绪崩溃,整天整天地焦虑,觉得自己活着没意义,就该死。

上一篇文章讲到,他对父亲感到很生疏、很反感,而且一想到父亲就恐惧、心慌。

创伤修复师Lucy通过3PT(精准精神心理病理性记忆修复)找到了主要的心理创伤,竟然是他爸一直爱喝酒导致的。

伟涛的爸爸本来是个钢铁大直男,不觉得自己做错了啥,“男人爱喝酒不是很正常吗!”

展开剩余94%

但后来,他看到儿子接受3PT后的显著效果,又听我讲了通过3PT进入到伟涛内隐记忆层面后找到的心理创伤事件,他终于意识到自己犯错了,而且错得很厉害!

他当天就跟我立了个flag——“我回家就戒酒!”

我本来觉得这对于伟涛爸爸来说有难度,毕竟那么多年了,短时间内要戒酒不是那么容易。我也从治疗成瘾疾病的角度给了他一些建议。

后来伟涛和伟涛妈妈说,他真的戒酒了!

“何叔,您知道吗?我爸那天竟然说要戒酒,我跟我妈还以为听错了!真是太阳从西边出来了!”伟涛一脸的难以置信,他忍不住对父亲刮目相看。

伟涛妈妈也感到很意外,但心里还是不踏实,想继续观察观察。

无论如何,伟涛爸爸真的开始自我反省、改变和提升了。虽然他是后知后觉了一点儿,但为了妻儿,他愿意改,行动力杠杠的,这个男人值得处!

01、他人高马大,可为啥遇到人际冲突只会隐忍?

伟涛已经接受过4次3PT了,他父母也积极地改变。到了这个时候,他的病情已经明显好了很多。

我开始指导他逐步减药。

之前,伟涛每天服用0.25mg劳拉西泮、15mg坦度螺酮、15mg米氮平、0.2g喹硫平、0.6g碳酸锂。

我指导他把喹硫平减掉一半,碳酸锂也减半,晚上服用0.3g就行了。

减药第一天,伟涛几乎没出现什么减药反应。减药的第二天,伟涛来接受第5次3PT(精准精神心理病理性记忆修复)。

伟涛说起以前躁狂发作时,他跟师兄、老师发生过很大冲突,现在想起来,他还是觉得莫名其妙。

“我从小就比较乖,不跟别人吵架,就算是很委屈的时候也不会。我躁狂的时候那么高兴,怎么反而会顶撞别人呢?”

其实在Lucy看来,躁狂发作的患者顶撞别人,并不稀奇。他们虽然整体上很兴奋,但同时又傲慢自大,受不了别人一点点的批评和建议。

要是这时候有人劝他们谦虚点儿,他们可能会马上炸毛,“你是谁?你有资格吗?”

所以,伟涛真正要解决的问题是,他说他以前很乖,不跟别人吵架,就算很委屈、很焦虑的时候也不会反驳,总是自己忍着——这才是个大问题!

此图为AI生成

为什么伟涛那么隐忍?Lucy用3PT进入到伟涛的内隐记忆层面,找到4个心理创伤事件。

第一个心理创伤事件发生在伟涛7岁时。那时,他老家的孩子普遍上学迟,所以,他当时才上幼儿园大班,对很多道理还不懂。

有一次,伟涛去好朋友家里玩,看到朋友有好多玩具,其中有2张动画片光碟,他特别喜欢。

离开朋友家之前,伟涛心里痒痒的,不停地瞄那2张光碟,“要是我也有,那多好啊!”

最后,欲望战胜了他的理智——作为一个幼儿园的孩子,也确实还没有多少理智——他趁大人不注意,鬼使神差地走过去,偷偷地拿走了那2张光碟。

纸是包不住火的。后来,这位好朋友到伟涛家里玩,一下就发现伟涛偷拿了自己的光碟。他非常生气,当场大哭,说伟涛是小偷,要跟伟涛绝交。

伟涛心里很害怕、很害怕!大脑一片空白!

他说,印象中,那是他第一次遇到人际冲突,他根本不知道怎么处理。他隐隐也知道,这件事是自己做错了,但他不知道怎么开口表达。

后来,两个孩子的父母出面处理,这个事情算是化解了。其实,对于双方大人来说,这件事是小事。

一个认知水平还是幼儿园的孩子,看到喜欢的东西就忍不住拿了,没那么多是非观,这很正常,就像老百姓说的,“孩子还小!”

可是,事情小,不等于不需要重视。伟涛父母当时没有及时共情、倾听孩子,更没有积极引导他养成正确的三观。

这件事对伟涛造成了心理创伤,他得到的最大教训不是不能擅自拿别人的东西,而是一个错误的认知——千万不要与别人发生冲突,否则只会让自己很丢人。

Lucy将这个心理创伤修复后,引导伟涛意识到,他现在已经成年了,遇到喜欢的东西时,可以征求别人的同意,用正确的方式去借。

就算别人拒绝,他也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去获取,而不是偷拿。否则,这很容易被人误会,甚至是招人厌恶。

第二个创伤事件发生在他小学3、4年级时。有一次全班打扫卫生,伟涛负责扫地。他十分积极,丝毫不敢怠慢。

突然,他看到自己的鞋带掉了,就把扫把放在一边,蹲下来绑鞋带。

真不凑巧,班主任刚好经过看到这一幕。他误以为伟涛在偷懒,不问青红皂白,走过去就踹了他一脚,骂他不认真。

伟涛憋屈得不得了。按理来说,他明明可以跟老师解释的,但他没有,他认为千万不能跟别人起冲突,越解释越说不清,只会给自己带来更多的麻烦。

于是他啥也没说,把委屈往肚子里吞,默默站起来,拿起扫把继续扫地。

伟涛还说,他非常不喜欢这个班主任,他的方法太极端了,只要发现学生做错就狠狠地罚,学生写作业出错了,他就罚抄100遍。

有一次,伟涛朗读课文不小心读错了,班主任罚他站在讲台上,面对同学,好好反省。伟涛站了整整一节课。

伟涛从小成绩优秀,经常被人夸,哪里经历过那么“屈辱”的事?他感到又丢脸、又很委屈,对班主任非常不满。

但他不想跟老师发生冲突,再次选择了隐忍。

第三个创伤发生在伟涛参加大学夏令营的时候。当时,他认识了一位女同学,心生爱慕,开始追求她,结果被拒绝了。

有一个男同学看到他那么沮丧,就过来安慰他。谁知伟涛不但不领情,还一脸不耐烦地怼回去,“关你什么事!你别多管闲事”,两个人吵了起来。

事后,伟涛也意识到自己太混蛋了,别人是好心好意,他却当作驴肝肺。他心里很难受,但又拉不下脸跟那个同学道歉、和解。

从那以后,他更加坚决地认为:以后不能与别人发生冲突!

第四个创伤事件发生在伟涛上初二的时候。他的其中一条宠物狗走丢了,他伤心坏了,一连好几天都心情低落,打不起精神学习。

当时他的班主任知道以后,当着全班的面说,“伟涛这几天没精打采的,上课也不专心,原来就因为丢了一条狗啊!”,语气里带着嘲笑。

伟涛很愤怒,“我把我的狗狗当成家人看待,它走丢了,我当然很难过啊!他还笑我!这是我的私事,他凭什么当着同学的面说出来?”

但是,伟涛还是没有当面反驳和解释,只是低着头,一言不发。

Lucy将这些心理创伤事件修复之后,引导伟涛意识到,如果想真正避免与别人发生冲突,一定要学会平和、理性地表达自己真正的想法。

要是他一味回避、隐忍,但心里又认为错的都是别人,这反而会加深误解与矛盾。

所以,我们不能总是害怕跟别人冲突。每个人的经历不同,想法当然就会不同,发生矛盾也是难免的。

我们不能总认为只有自己的想法是对的,而要仔细思考别人的角度和出发点,判断自己有没有不足。

尤其是别人向自己提建议、甚至是批评时,更加要有意识地提高觉察,别被愤怒带跑偏了,要理性分析别人说的有没有道理。

要是有道理,我们要学会真正地接受、改变,才能获得更好的提升。

第二天,我对伟涛进行高维度认知行为治疗。我告诉他,这次3PT修复了他在人际关系方面的心理创伤,这非常重要。

他从小到大对别人不满时,总是忍受、不表达,表面看是忍一时风平浪静,但其实导致他一直很压抑,负性情绪得不到释放。

他也没学会正确的人际交往技巧,更没有机会在与人发生矛盾后,诚恳地跟别人深入交流,学会互相理解、换位思考。

所以,他躁狂发作的时候,内心膨胀了,觉得老子天下第一,自然就不再压抑自己感受。他反而一言不合就怼别人,不懂得理解、尊重别人,冲突就产生了。

伟涛挺感慨的,他说,他以前从来没有意识到自己是那么隐忍的。

他在小县城长大,当地的小混混很多,他甚至觉得学校的部分老师、同学都很像社会上的小混混,心里有点害怕。

所以他觉得好好学习就行了,一定要避免与别人发生矛盾、冲突。他以为这种做法是正常的,也是正确的。他更没想到,原来这背后有那么多叠加性心理创伤。

我告诉他,接下来他很快就要去读研了,当然要把大部分的时间与精力放在自我提升和学习上,但他也要懂得一些人际交往技巧。

就算有时没处理好,跟人发生冲突了,他也不用过分焦虑,只要勇敢面对,从中吸取经验、教训,一点点地变得更加成熟、理性就行。

02、他对宠物感情太深,背后竟然是多个心理创伤!

我继续指导伟涛减药。上次,我让他减掉了一半的喹硫平、碳酸锂,他没有出现明显的减药反应,他们一家都非常高兴。

这次,我让他将每天服用的15mg米氮平、15mg坦度螺酮都停掉。

也就是说,只保留0.25mg的劳拉西泮、0.1g的喹硫平和0.3g的碳酸锂,所服用的药量大大减少。这次减药仍然很顺利,伟涛没有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。

伟涛和父母都特别开心,他们从没想到,原来心理创伤修复之后,减药能那么快。在国内外主流精神科大夫看来,这简直不可思议!

很快,伟涛要接受第6次3PT了。

他说,一直有件事他一直很愧疚、很难过。他养过两只宠物狗,第一只在他读小学六年级的时候去世了。

读初二的时候,他又收养了第二只狗,结果又弄丢了。

直到现在,伟涛想起狗狗们还会觉得非常难过,经常会梦见它们,梦醒以后更加悲伤、低落,很久才能缓过来。

“我是个很重感情的人,我一直把它们当做家人看待,它们突然离开,真的让我很难受、很难受”,1米8的大男孩谈起自己心疼的宠物,眼泪都快流出来了。

可能有的人觉得伟涛重感情、对小动物有爱心是好事,但如果结合精准精神心理学的知识来看,对宠物、动物倾注过分强烈的情感,这意味着背后有叠加性心理创伤。

这种心理特点很有可能是个大隐患。伟涛的两只狗狗,一只去世,一只走丢,他至今都走不出来,想起来就悲痛。

此图为AI生成

那以后他真正的家人去世了,比如说他非常爱的奶奶逝世了,他完全有可能陷入情绪崩溃,病情复发。

所以,Lucy觉得这个问题必须进行处理。

为什么伟涛对两只小狗的情感那么深厚?为什么直到现在还因为它们的离去而痛苦?Lucy利用3PT,在伟涛的内隐记忆层面找到了4个心理创伤。

第一个浮现出来的心理创伤是温暖的,但也是悲伤的。

伟涛那时上初二,他写作业时,会把小狗放在自己大腿上。小狗很乖,一直安静地趴着。伟涛心里感到很温暖,有种被亲人陪伴的感觉。

后来这条小狗走丢了,伟涛一直沉浸在悲伤中,还写了一篇作文悼念它。语文老师觉得他写出了真情实感,在课堂上读了出来。

伟涛说,他之所以这么伤心,因为他从小狗身上感受到了一种难得的温暖,他真的打心底把小狗当成了自己的家人。

而且,他从来没有经历过亲人离世,他觉得自己面对不了、也处理不好这种痛入骨髓的悲伤。

Lucy认为,要把小狗给他带来的“温暖的、跟亲人一样”的感觉适当减轻,但伟涛不愿意,他说这种感觉非常美好,他舍不得少了半点。

Lucy花了不少时间说服他,因为如果这种感觉不处理,以后他对其它小动物都有可能产生这种强烈的感觉,万一宠物又突然离他而去了,他会再次陷入悲伤。

伟涛最后同意了,但Lucy处理时还是遇到不少困难,最后才终于修复了这个心理创伤,并且引导伟涛如何正确对待宠物、甚至亲人的离世。

生离死别是人生的一部分,学会面对是人生的必修课。

第二个创伤就是伟涛经常梦见小狗的梦境。

在梦里面,他和两条小狗玩得很开心,再次体验到亲密、温暖的感觉。但他醒来后,发现小狗其实不在了,他非常失落,很长时间都高兴不起来。

Lucy修复这个创伤后,引导他要加强意识到这是一个梦境,醒来后要及时抽离、放下,并把注意力转移到该做的事情上面,要理性接受小狗已经离去的事实。

第三个、第四个创伤则是两条小狗分别去世、走丢形成的情景。对于当时还是儿童、青少年的伟涛来说,确实是非常令人伤心的事。

伟涛小学6年级时,他和父母外出旅游,把小狗先放到了奶奶家。当他们旅游回来时,奶奶带着又愧疚、又痛苦的表情告诉他,小狗去世了!

原来,奶奶遛狗时,一时没看牢,小狗吃了有毒的东西,很快就死掉了。

伟涛当时就情绪崩溃了,趴在地上嚎啕大哭。他特别后悔,“我要是没出去旅游,小狗就不会死了!”

他还对奶奶有点生气,但奶奶是他最亲的人,年纪又大了,他不敢抱怨奶奶,也觉得不应该抱怨,这种难受的情绪没有及时释放出来。

到了初中,他收养了另一条狗。有一天他在家玩游戏,爸爸妈妈带着狗出去散步,结果很快又气喘吁吁地跑回家说,狗走丢了!

他们全家出动,找了很久都没找着。伟涛又生气,又绝望,他对父母说:“路飞可以保护好自己的伙伴,但我却做不到!”

路飞是他爱看的动漫《海贼王》里的角色。他这么说,除了自责、懊恼之外,其实还有对父母的抱怨,觉得是父母不小心弄丢了小狗。

这天晚上的3PT做了很久很久,这些心理创伤看起来是成长中的小事,但对于伟涛来说,它们都挺大的,他一直放不下。

在3PT的过程中,伟涛好几次情绪激动,非常难过。Lucy花了很大精力才修复了这些心理创伤。

第二天,我再看到伟涛的时候,他已经平静了很多,而且是那种真的能接受过往、理性对待的平静。

其实他愿意鼓起勇气面对过去的痛苦,接受创伤修复,这是非常不容易的,我告诉他在这方面做得非常棒。

我对伟涛自我开放,我在很小的时候,就已经经历了最亲密的家人去世。

2岁时我父亲去世,我还没啥感觉。但10岁时,我母亲去世,我真正感受到了什么叫撕心裂肺的心痛。

后来,是大哥、大嫂把我带大的,大哥是我最亲的人。我工作之后,大哥也去世了!

我当时也很悲痛,但幸好我那时已经长大了。我懂得把悲痛变成动力,促使自己不断奋斗,达到大哥对我的期待!

伟涛很惊讶,说没想过我有这样的经历。

他还说,以前他总觉得小狗的去世、丢失,是因为他没把它们照顾好,非常内疚、自责。

但这次3PT之后,伟涛意识到主要责任并不在于他,他能够真正放下了。

接着,我把上面的心理创伤事件告诉了伟涛妈妈。她很惊讶,也很不解,“不过就是两只宠物狗,孩子至于那么难过吗?”

我能够理解伟涛妈妈的不理解。对于伟涛妈妈这一代人来说,宠物就是宠物,跟真正的家人是不能比的;

在这部分家长的心目中,宠物死了、丢了是会让人难过,,但最多也就是那种“有个喜欢的东西没了,哎呀,真可惜”的感觉,怎么可能悲伤那么长时间?对心理的影响那么大?

其实很多60后、70后都是这种心理,他们难以理解宠物对于很多孩子的重要意义。

所以,我引导伟涛妈妈意识到,伟涛对小狗的感情那么重,是因为小狗陪伴他时,让他感到强烈的温暖、美好。

那为什么会这样?其实,是因为她和伟涛爸爸都没有满足儿子的这些情感诉求,没有给儿子足够的陪伴和温暖,他太渴望得到这些感觉了!

所以,他们一定要继续自我反省、改变及提升,要有意识地重建亲密的亲子关系,真正走进孩子的内心。

伟涛妈妈有点理解了。她还说,伟涛奶奶前几天病危,伟涛真的超级紧张,好在后来奶奶病情好转。

“我这孩子真的很爱奶奶,我本来也担心,要是奶奶去世了,他会不会崩溃!现在这个问题修复过了,那就太好了!”

伟涛妈妈十分感谢我们及时发现、还处理了这个隐患。

接着,我继续指导伟涛减药。我让他停掉了碳酸锂,每天只服用0.25mg劳拉西泮、0.1g喹硫平。

两天后,伟涛妈妈说儿子减药之后,有轻微的入睡困难,但睡眠质量还行,不再多梦,白天精神状态也很好。

除此之外,没有其它减药反应,更没有出现情绪波动,

我喜出望外,又让他停掉了劳拉西泮,喹硫平也再减了一半。

也就是说,伟涛刚来接受3PT时服用的大量精神科药物,在大约一个月内,就减到只剩下每天50mg喹硫平了!减药过程真是太丝滑了!

伟涛刚来时与1个月后的药量对比

在国内外主流精神科大夫的眼里,这种减药速度简直不可想象,而且没有出现明显的减药反应。

不过,广大患者不要盲目模仿!更不要擅自减药、停药!

伟涛能如此快速地减药,不良反应轻微,是因为接受了3PT,修复了很多内隐记忆层面的叠加性心理创伤!这是重要前提!

不过,我建议伟涛,如果总是入睡困难的话,可以考虑睡前吃一片右佐匹克隆。

右佐匹克隆属于第三代镇静安眠药,副作用较轻微,药物依赖性也较弱,是青少年患者不错的选择。

他和妈妈觉得这个建议不错。我给他开了一些药,晚上备用。

可能在读者看来,伟涛接受了6次3PT,每次效果都很好,他的病应该好得七七八八了吧?

哎,还远着呢!

伟涛的症状其实非常复杂,虽然我们已经解决一部分,但其实只是一小部分。他过分焦虑、担忧的东西特别多!

比如,他总是担心当医生的父母遇到危险,只要看到患者刺杀医生的新闻,他更加焦虑得脸色发白,手心冒汗,好几天都魂不守舍。

他关心父母安危,这值得认可;但这个担心程度有点太过了,都影响到正常生活了。

伟涛说,“何主任,您不知道,其实我爸真的被病人打过,他都受伤了!”

我吓了一跳!下一篇文章继续分享广安配资炒股。

发布于:广东省

相关资讯